*文長圖多注意*
*本文內容排列相當雜亂無章,還請注意*
是的沒錯,我真的把這台拿來當主力機使用了超過兩年半...
2017/4/15,我上一台主力機(Canon PowerShot A2400IS)正式掛點
2017/4/27,First time hands on with the SONY DSC-W810......
SONY Cyber-shot DSC-W810,算是索廠相當長時間的入門機種
依我查到的資料(連結)來看,上市時間應該是2014年,而至今仍有在賣
這裡先稍微說一下當初入手這台的理由好了
在使用這台之前我曾用過以下幾台相機:
Kodak Easyshare C663
Canon Powershot A3100IS
Canon IXUS 105
Canon Powershot A2400IS
其中A3100和A2400都是屬於非常入門的機種
雖然入門,不過使用起來倒也沒太多問題
一方面那時我才國小,並沒有真的很要求相機性能
另一方面這幾台的性能也還真的不差
尤其是那台A2400,前前後後也被我操了應該至少有三年
雖然到末期錄影有點問題,不過整體使用上真的也不差
不過到後來鏡頭組整個故障,所以我就開始找下一台相機
而找相機的期間就先把本來電力系統有問題的IXUS105拿來頂著
我當時對相機並沒有特別的要求
不過因為我主要拍攝的東西是公車與火車
因此會需要光學變焦,除了相機以外別無選擇
不然其實手機也還夠用
因為前面使用低階入門機的經驗
當初我想底階入門機應該就能滿足我的需求
再加上說實在手邊也沒資金
所以那時在看相機主要也是看低階款
而當時主要是在兩款之間考慮:
Canon IXUS 185、SONY DSC-W810
因為以前用Canon的經驗,所以我本來是想選C家的產品
不過因為當時去看的那家店沒貨,再加上SONY便宜了約400元(我當時買2800左右)
所以最後入手的是SONY DSC-W810
變焦比185少兩倍,但ISO可以上到3200(IXUS 185的最高ISO是1600)
然後畫素一樣是20MP,也都是CCD
2017/4/27是我第一次拿到這台相機
這裡就先放一些當時開箱拍的照片吧!(請原諒我當時相當糟糕的拍照技術)
1-2) 基本上外盒長這樣
3) 打開可以看到內附的相機袋以及這台相機真正的紙盒
4) 把紙盒拿出來
可以看到側面寫了一些相機的基本規格
20.1MP、6倍光學變焦(等效26-156mm)、720p錄影(有光學變焦+EIS)、最高ISO為3200
對比我前一台主力機(C家的A2400)的規格:16MP、5倍變焦(等效28-140mm)、720p錄影(無光學變焦)、最高ISO(一般模式下)為1600
帳面規格是有進步的
不過實際拍起來就等我後面講囉
5) 相機本體
有用塑膠套包著
6) 將相機取出
7) 相機盒內附物件(不含說明書)
除了相機本體以外還有充電器一組(含線)、手環一個、以及電池一顆
充電器是將電源輸入到相機內的
扣除那特規的充電線以外基本上就是一個瓦數較小的USB充電器(輸出5V,0.5A)
8) setup
有點忘了英文是不是預設語言...
這螢幕的解析度與顯色大概就普通吧,沒有很好
9) 開機囉
相機本身蠻輕的
10) 再來張相機本體
接下來就給大家看看當初最開始拍的幾張照片吧
11) 這是我拿W810拍的第一張照片
這台IXUS 105是我用來拍前面開箱照的相機,當初會換掉(換成A2400)是因為電路系統有點問題
12) 拿這兩台來試拍
13) 這台是當年4月初入手的東西
14) 算是第一次拿W810拍公車
因為以前用Canon時我有開日期浮水印的習慣,所以我也開了W810的一陣子
不過後來發現很醜就關掉了XD
到這時為止我用起來還沒什麼感覺,只是覺得色調和我以前慣用的C家不太一樣
是有點不習慣,不過我想色調這種事情看久就習慣了
所以後來就沒特別管(雖然我還是比較喜歡C家的色調)
當年後來五月遇到學校園遊會所以也就拿去用了
15-16) 其實這兩張照片看起來是還可以
17) 這張其實可以看出這台相比我之前幾台的一項弱勢
那就是沒有任何拍照的防手震
說實在話這張我拍的時候鏡頭並沒有拉很遠就糊成這樣
以前用A2400拍基本上是不會糊的...
18) 不過這張就還好
再過不久又遇上5月底學校舉辦的校外教學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真正認真使用這台相機
19) 這是北車室內
乍看之下還好
20-21) 沒防手震的缺點在這就很明顯了
22) 當時拍的一張車內照
其實這張雜訊就非常明顯了,ISO才250欸
以前用C家相機ISO開到800雜訊都沒這麼多
不過當時其實也沒特別注意到就是...
關於雜訊的事我在這篇稍後一點再來抱怨吧
23-24) 那次路途中拍的一些照片
25) 再一些照片
可以發現動態範圍並沒有很好
26-27) 應該是光復糖廠內
這兩組(共八張)拍起來就很有趣了
可以發現圖26的右上和左下都偏紫倒有點怪
那台大日立的真實色調應該比較接近圖26左上或圖27下面兩張才對
28) 右下那張其實是糊的
光源一低快門速度就降,然後就很容易手震了
29) 再幾張室內照
這幾張的光線都不好,所以基本上都是糊的
30) 林田山的火車
這幾張看起來是還好
31) 幾張中長焦段的照片
應該是東華大學內
32) 依然是東華大學內
拍個公車
33) 忘記是哪個海邊,反正在花蓮就對
34) 火車站前拍公車
上面兩張看起來都還好
左下因為快門速不足所以是糊的
右下是有點拉長焦拍的,可以發現這台長焦段容易有點像這樣灰灰的
35) 上兩張是火車站室內照
右下也是有拉較長的焦段,所以也有點灰灰的
36) 上兩張是北車內部,雜訊有點明顯
右下快門速是1/40s,不過還是有一點糊...
以上大概是2017/5那次校外教學拍的部分照片
作為第一次拿W810做長時間的拍攝,其實當初感覺也還好
那為什麼我到後來會那麼常抱怨這台相機?
以下我就一個一個原因慢慢講吧...
還是先講一下這台當初與我前一台主力機對比的優點:
1. 光學變焦多一倍(A2400IS是5倍,W810是6倍)
2. 畫素增加(A2400IS是16MP,這台是20MP)
3. 錄影有光學變焦(A2400錄影只有電子變焦)以及還蠻強大的EIS
第一個優勢在當時我沒什麼感覺,不過拍到後來就蠻明顯的,畢竟拍火車其實六倍也不太夠
第二個優勢說實在根本沒差,畢竟畫素高低與拍出來相片的品質並沒有絕對關係
之前在看手機評測也會發現旗艦機拿12MP的相片就常常可以在畫質上打趴中階機的48MP
而且我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用10MP的模式下去拍的(應該是我自己調低的,不過我也不清楚當初為何會這樣做,雖然說其實沒什麼差別)
至於錄影功能...說實在話其實我認為還算不錯
720p,EIS,單聲道,輸出檔案為AVI檔(關於輸出檔案的問題我後面會提到)
雖然這規格說不定很多手機都比她好上許多
但以不到三千元的入門相機來說...你還期待些什麼?
以下就放幾段短片給大家看看吧!
首先是2017/10/29錄的四國冰區間車
對焦沒有很好,不過那EIS倒是有超出我的預期
影片前段我是在走路的,不過畫面並沒有晃到不能接受
說實在以這樣小機身的相機來說算不錯了
再來一樣是四國冰,不過這段是2018/4/22拍的
影片前段我一樣是在行走,不得不說真的很穩
雖然畫質沒有很好(雜訊很恐怖),不過對新手而言這錄影功能算還蠻友善的
接下來這段是2018/8/15的淡海輕軌試車影片
這段有用到錄影中光學變焦的功能
這功能真的非常好用(至少對我而言)
以前用A2400拍影片的時候只有電子變焦
如果在拍攝開始的時候是長焦,到後來想要把焦距減少到廣角就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而電子變焦拉長後的畫質也蠻渣的
W810雖然雜訊多,不過光學變焦真的非常好用
而EIS在長焦其實也算蠻穩的(以這種小相機而言)
接下來給大家看一段2018/12/8在飛機巷錄的影片
這段明顯感覺到比較晃了
不過那是因為客機噴射引擎噴出的廢氣直接對準我吹所導致的...
這段影片也有使用到錄影中光學變焦的功能
畫質稍微差了點,畢竟當時天色不好...
接下來再給大家看一段一樣在飛機巷錄的
一樣因為風大所以聲音有點炸掉,且影片有點晃
不過以一台這樣大小且這樣價位的相機而言這影片已經不差了,說實話我算滿意
雖說大致上還不錯,不過這台相機的錄影功能當然不可能完全沒有缺點
其實從上面幾段影片應該就能發現這台相機迷焦的機率相當高
而影片中的雜訊也是相當可觀
且音訊在風大時是不太可用的
接下來我再放兩段2019/2/28錄的EMU100專列給大家看
(攝影器材我有提到我的手機,不過那是指影片中的圖片部分,影片本身是用W810錄的)
這兩段除了前面就有提到的雜訊與迷焦問題之外
還有一個一樣相當明顯的問題:畫面邊角的變形問題
仔細看就會發現相當明顯...
再來就是這台錄影其實有略為裁切,所以沒辦法太廣角,使用上需要注意
變形與音訊的問題在接下來這段影片也相當明顯:
看到96A3的車身被彎成這樣就一整個怪@@
這邊也放幾段我前幾台相機錄的影片讓大家做比較
Canon A2400IS錄製:
從第二部影片後段可以發現我A2400其實錄影功能在整台壞掉之前就已經有問題了
鏡頭有時會亂叫
Canon IXUS 105錄製:
這兩段就可明顯看到電子變焦造成的畫質損失
這也是為什麼W810有光學變焦我覺得相當不錯
Kodak Easyshare C663錄製:
這台真的非常老了
和前面幾台對比只能說時代的差距...
雖然也沒差到哪去
另外這邊再提一下AVI檔案格式的問題
因為我Youtube更新其實比部落格還不頻繁
為了這次打這篇文我還特地多弄了幾部影片上去
在剪片時才發現DaVinci Resolve竟然不能直接使用AVI格式的檔案
上網稍微查了一下資料才發現原來AVI是一種已經過時的檔案格式
所以必須要先轉檔才能在Resolve裡使用,有點麻煩
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雖然說W810的錄影功能不差,不過和手機比起來還是差蠻遠的
除了720p和1080p的對比以外,雜訊和畫質也是手機遠勝
所以後來我也比較少用它錄了...
這裡也放幾段我手機錄的影片給大家比較
ASUS Z00UD錄製:
這支是我的第二支智慧型手機
當年新機空機價應該是三千元上下
不得不說這錄影品質在很多方面都直接電爆上面幾台相機
1080p不論如何就是比720p強
而且雜訊也控制得不錯
要說W810對比之下僅有的主要優勢大概就是防手震與光學變焦了吧...
不過這台ASUS倒還有個劣勢,請參考這段影片: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畫面左側
這台的rolling shutter真的非常明顯...
這是W810以及上述其他相機所相對沒有的問題...
HUAWEI nova 2i錄製:
可以看到我這台手機依然是沒有防手震的
而且它錄影是30.25fps,所以有些剪輯軟體剪出來可能會怪怪的
這段我是用Resolve處理,看起來還算正常
影片部分大概就以上這樣
講得也有夠多的
既然前面有提到W810的雜訊問題
那這台相機的缺點部分就從雜訊開始講起好了
首先請先參考下圖:
37) 各種ISO值的雜訊表現
這張圖的拍攝情景下光線其實還算普通,不會太差
從這張圖看來
我個人認為ISO在200以內都還算可以接受
而1600就開始很誇張了
ISO 3200的時候就完全不知道是在幹嘛
另外隨ISO的增加相片的色調看起來也有點改變
不清楚是雜訊的關係還是白平衡的問題
不過這張圖其實還看不太出W810雜訊問題真正的嚴重性
以下再給大家看一張圖:
38) 某日興隆路上的日常
這張圖是拍完無修圖直出(僅裁切與加上文字浮水印)
F3.5 1/80s ISO100 等效焦距26mm
有發現什麼問題嗎?
39) 仔細看一下車身陰暗處
相當感人的雜訊
說實在ISO 100能有這樣的雜訊我真的是佩服
對比一下A2400IS在ISO 1600下的表現
40) 當年的模型場景
41) 美麗華專車
我必須說Canon A2400IS在高ISO的雜訊處理上真的比SONY DSC-W810優秀太多了
圖40與圖41的雜訊大概頂多就圖37裡ISO200左右的水準
更是完勝圖38(ISO100)
而圖40與41的ISO都是1600(當時我手動固定的)
這真的...我不清楚SONY DSC-W810為什麼會長這樣
他們其他機種明明就沒聽說過有這種問題
另外再來看看IXUS 105在ISO 800下的表現:
42) 曾經的校車處日常
這張雜訊量大概介於圖37的ISO400-800之間
不過拍攝當時的光線是比圖37的狀況爛一點,也比圖38差
然後雜訊量跟圖38暗部比起來其實可能還略好一些
再看另一張
43) 這張雜訊就比較明顯了
不過還是只有跟圖38差不多的雜訊
但這張的光線超爛的,ISO 800、F3.5之下快門還拉長到1秒才拍完
不過只看一張照片就說W810不好好像也不太對
那再來看看其他案例好了
44) 原圖直出只加浮水印
ISO100,1/500s
仔細看太魯閣,又是一張ISO只有100但雜訊爆表的照片
45) 應該是某日的7525,這張一樣只加浮水印沒修
一樣ISO是100,不過細看雜訊也是不少,大概跟圖42差不多的水準
46) 對比一下
真的差不了多少...
再來一張更極端的
47) 直接整張黑掉,雜訊也爆炸
不過這張會這樣有部分原因是因為亮暗對比比較大造成的
話說圖44、45、47拍攝當時的遊記在此:連結
48) 某日興隆路上的日常
這張ISO一樣是100,暗部雜訊一樣很恐怖
是說我剛拿到這台相機的前幾個月還真的用過它的ISO3200
49) 四張ISO3200的圖
嗯...優秀...
我完全不知道SONY幹嘛把ISO3200當成一個選項放進來...
我想以上那些應該可以讓大家了解我對W810雜訊的看法了吧?
這也是我到後來夜拍幾乎都用手機拍的主因
畢竟大部分手機的夜拍表現都比W810要好太多了
嗯...雜訊的部分就先鞭到這裡
再來我想來講一下對焦的部分好了
是說W810對焦還有一個相當有趣的跟焦系統啦,不過那等後面再講
首先先來看一下底下這組照片
50) 這組是2019國慶下午我在北門前連續以差不多焦段拍的五張照片
然後這五張裡面只有右上那張是有對到焦的
嗯...好窩...這樣有點誇張喔
再來這張
51) 我真的很好奇這對焦系統的問題在哪
這張是去年淡海輕軌高架段巡禮拍的(遊記在此:連結)
52) 然後這四張都是去年4/20拍的
乍看之下可能還好,尤其這組又縮過圖
但只要放大就能發現這四張全部都是失焦的
左上那張我整個不知道到底為什麼沒對到焦==
明明就好光==
其實說實在它對焦系統大部分時候還是可以用啦
只是和我以前用過的相機比起來這失敗率實在是...
以下這張圖可以完整說明我的感受
52) 能讓我弄成梗圖也是狂w
不過往好處想,至少給我不少可以丟「台灣交通之醜」的圖(喂
再來來說一下關於防手震的問題(雖然前面其實就有提過)
W810機身內部並沒有任何防手震的裝置
只有錄影的時候有EIS輔助
雖然官網上是寫有STEADYSHOT(靜態影像) EIS(不使用 GYRO),不過那基本上只是系統自動把ISO開高而已
53) 基本上就像這樣,雜訊炸起來
左圖為SteadyShot ON,右圖則是關閉
嗯...這種防手震最好還是不要用...
在沒有防手震的情況下,相機本身可能因為SONY也知道雜訊的恐怖,ISO Auto狀態下大部分時候ISO值都只有100,連帶導致快門速度下降,又因為這台相機是屬於相當輕薄的款式
嗯...後果可想而知...
以前拿C家相機的時候因為都有內建的防手震,廣角端快門速1/15都可以穩穩的
結果換到W810的時候有時連1/30s都很容易震到
花了相當長一段時間適應...
而且在我使用它做為主力機的這兩年半多,也產出了相當多的「台灣交通之醜」==
54-55) 2019/9/28下午拍的其中八張照片
有些也許乍看之下還好,但仔細看就會發現這八張全部都是糊的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台的快門速度只要光線一爛就都很渣
也提供了一個練追焦很好用的平台
有時也可因此拍出一些還蠻酷的照片
56) 某次單機的7555
追焦追起來XD
57) 過彎中的羅斯福
這張也蠻帥的,這張圖也是我某篇文章的BANNER
58) 某日板橋公車站前的追焦日常
呃...算在某方面來說彌補了不能手動調慢快門的缺點?(並沒有
反正這也是另一個使用W810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就是==
接下來我想講一下這台的色調與動態範圍
首先我必須很直接地說SONY色調比其他廠差這件事情有時就是事實
尤其在這台相機上面真的非常明顯
動態範圍的問題看一下圖44與圖47應該就相當明顯了
而色調的部分可以參考圖26、27,大日立的色調拍起來不穩定
以下我再多放幾張圖來讓大家看看
首先是我高一拔河拍的其中一張照片
(反正我都拿來當過FB封面照了,那放這裡應該也沒差吧?)
59) 大致上看起來還好
不過那個膚色...
也許是我以前被Canon寵壞了吧?
再拿另一次拔河的照片來看看
60) 高三的拔河
左邊是SONY DSC-W810拍的
右邊是我那隻華為
這組對比其實看起來還好
不過還是華為的色調稍微好看一些
61) 這組是2019年國慶時拍的
這張不用多說,手機拍出來效果就是比較好
SONY W810(左圖)有些地方有點過曝了
62) 一樣是國慶當天拍的照片
這組就比較沒那麼明顯了
不過我認為華為(右圖)的表現還是比較好
尤其是雲的部分就很明顯了
接下來我再放幾張一樣2019國慶時拍的照片
給大家看看這台的色彩表現
63) 我和憲兵合照
有些地方(人臉邊緣)一整個迷之偏綠
這張是原圖直出,不過以前我有發過一個略為修過圖的版本(連結)
那個版本我雖然稍微把偏綠的部分修正了一下,不過畢竟我PS技巧並不好,所以看起來還是多少有點怪怪的
64-65) 北一女與景美女的儀隊
這兩張看起來其實還好
66) 某台跟棒球有關的花車
其實這發色也沒真的差到哪去啦
還算可用
只要不要去找別的東西比較就好
不過既然前面都已經拿我現役的手機去跟W810比了
這裡也順便放一些我國中時拔河用以前那兩台Canon拍的照片給大家拿來比較
67) 左邊兩張是A2400拍的,右邊則是IXUS 105
好吧...不得不說我個人真的認為Canon的發色做的比SONY還要好...
最後再把W810拿來和我上一支手機拍的照片做比較
68) 2018/4/22的光華號專列
雖然這組比起來我比較喜歡我那台舊手機(右圖)拍出來的照片
不過在動態範圍上其實W810是略勝的
而且ASUS直接把天空變灰色的了==
喔對了順便提一下,廣角端W810是比我的ASUS還要廣的
然後底下這組全都是那台ASUS拍的:
69) 一樣是2018/4/22拍的照片,不過這些全部都是室內
這種情況之下就直接完勝W810的表現了
想比較的話可以參考一下前面講高ISO雜訊時放的照片
然後我一定要提一下這台相機的充電接口
70) 充電接口特寫
這台這樣的設計可以使用USB為相機充電
非常方便,出去只要帶個行充就比較不用怕拍到沒電
不過可能因為這台推出的時間算相當早吧
SONY採用了一個特規的小充電接口
而且超級脆弱的
2017年5月底那次校外教學是我第一次真的認真把這台相機拿來操
然後那次旅程途中它就壞掉了
它 就 壞 掉 了
不是不能用,不過就整個接觸不良
只有特定角度電才充得進去
那時我才用一個月欸
這會不會太誇張了
雖然我後來都懶得處理
然後就這樣連續用了兩年半...說來也蠻強的
缺點再講最後一個吧
那就是W810沒有近拍的功能
所以有時用起來並不方便
而我用過的其他相機(含C家入門款的A2400)都有
不過這和前面那些缺點比起來其實還好啦
就不要拿來拍小物體就好
以上大概就是我用這台相機這些年來認為的缺點
再來來分享這台相機一個還蠻有趣的功能
那就是Tracking Focus
使用方法可參考我這段影片:
說實在我覺得沒什麼用啦
不過也蠻有趣的就是
這邊就再次統整一下這台的優缺點吧
優點:
1. 機身輕薄
2. 20MP高畫素
3. 錄影有光學變焦、錄影中EIS還算強大
4. 可用USB充電
缺點:
1. 雜訊恐怖
2. 拍照基本上無防手震
3. 對焦系統不可靠
4. 色調可能較不好看
5. 充電接口易壞
7. 無近拍功能
另外續航力應該算是普通,如果要連續拍一整天我會建議帶顆行充
那我會不會推薦這台相機呢?
說句老實話,我不推薦
如果手邊有三千元的預算想找相機
對於一般人我建議直接把錢加到買手機的預算裡
去搞一台比較高階的手機,拍出來效果會好很多
畢竟連我那台ASUS Z00UD大多數時候拍出來的照片都比W810好了,而Z00UD是一台N年前空機三千上下的入門初階手機......
而現在中階機也有許多拍照超強的,像Google的Pixel 3a據說就非常強(這台零售好像約一萬五左右?)
至於拍公車、火車的人,一般會需要比較高倍的光學變焦
這時手機就不太適用了,畢竟就算旗艦機也不可能把真正的高倍光學變焦塞進那樣的機身裡
一定在某些情況之下是電子變焦,雖然手機強大的運算能力多少能彌補,但與光學變焦相比畫質就是沒辦法那麼好
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個人最推薦的其實是去找二手類單
71) 我現在的主力機:三星的WB250F
兩千到四千左右理論上應該可以買到一些還不錯的機器,例如:
Canon PowerShot SX280HS、Pentax X5或像我這台WB250F之類的
這種大廠幾年前的中階或高階類單多半擁有不錯的功能
也擁有高倍的光學變焦,像我的WB250F有18倍(等效24-432mm),拍火車已經很夠了
不過買二手品一定有其風險,這就又是自己要多注意的事情了
*2021/1/31補:SAMSUNG WB250F一年使用心得在此*
如果一定要買全新相機
三千元左右的預算我會建議可以去試試Canon現在的低階機:IXUS 185
雖然這台我並沒有真的上手用過
不過既然我以前用A2400IS拍起來效果都比SONY這台W810好
而A2400又是比IXUS 185還要舊的機器
那理論上IXUS 185應該也不差
而且8倍光學變焦拍公車通常夠了,拍火車大部分時候也可以勉強應付
不過這我就真的不能保證了
而Nikon部分我個人是沒接觸過,所以不熟
另外三千元上下還有一款還蠻有趣的機器可以選購
那就是Praktica 16-Z24s
這台我也沒真的用過,不過我認為它真的非常有趣
16MP、720p錄影又有24倍光學變焦
以這價位而言的全新相機這帳面規格CP值高到恐怖
不過廠商名稱現在應該沒幾個人有聽過
而根據我之前去查的資料,這台16-Z24s應該就是CASIO不知多少年前的EX-H50
這是一款相當舊的機器,不過在當年也算是中高階的類單
Praktica這家公司在台灣應該已經收一段時間了
他們的官網也早就關了(不過WayBackMachine還是有存檔:連結)
而我個人推論現在市面上之所以還有得買應該只是近年在出清當初沒賣出的庫存
如果不介意保固問題倒也可以買來玩玩
說實在當初如果沒接手WB250F我可能就買這台來玩玩看了
三千元左右的全新相機說實在話CP值一般來說都不高
如果可以還是建議把預算加到萬元左右再去找類單吧,低階傻瓜相機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萬元左右的類單對拍公車火車來說也算夠了,我也有同好用SONY的HX90V用得爽爽的
說了那麼多
雖然無可否認的,我對SONY DSC-W810的整體使用體驗是不滿意的
不過這台相機也被我這樣亂操操了整整超過兩年半
而且我在使用上並沒有特別小心
甚至淋過好幾次雨(我想這也是我這台螢幕後來有問題的主因吧...)
不過它撐過來了
到現在,雖然我已經換新相機了
不過拍照錄影的功能一切正常
而使用的這兩年半多來我也用它拍了上萬張的照片,為我記錄下許多東西
所以大致上我還是蠻感謝這台相機的
畢竟有句俗話說:"The best camera is the one that's with you"
只要能為我們記錄當下,那就是好相機
這邊就先放一些這台相機的美照給大家看看
W810的外觀設計其實還蠻有質感的
接下來就再多放一些我用SONY DSC-W810拍的照片給大家參考囉
雖然我部落格裡面本來就一堆了
有興趣可以翻我相簿或參考這台服役期間我打的文章
好啦,我想這樣應該夠多了
非常感謝所有耐心看完這一整篇文的人
也希望其他有使用這款相機的人能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
從3/6晚間開始打,打到3/8傍晚才打完
這篇文章的內容也還真不少..
更新紀錄:
20200309:部分內文
20200328:修正部分格式與內文、標題更新
20200623:修改圖片大小、更新文章分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