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注意*
總感覺我寫這類文章時都是我換機器之後的事情...
我必須先說我自己的使用習慣並不會用到這台相機的所有功能
另外我看中的地方與功能並不一定是所有人都在乎的
So bare that in mind when you read this.
然後上一篇相機評測(SONY DSC-W810使用心得)內容還蠻雜亂的
所以這次我會參考一些網路上評測的寫法,希望可以寫比較好@@
不過主要內容依然會按我自己的使用情境下去寫
所以依然是比較偏使用心得的一篇文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款相機
1) 剛拿到不久時拍的
這台是SAMSUNG WB250F
時至今日也許很多人已忘了三星還曾出過相機
這台就是那被遺忘歷史的其中一個片段
大約2013年發表(這裡有當初Mobile01評測的文章)
14.2MP,1/2.33"的BSI CMOS,ISO100-3200,帶OIS
等效焦段24-432mm的18X光學變焦,最大光圈F/3.2-5.8,以及5cm近拍
1080p30錄影,單聲道,且錄影中據說可順便拍六張照片(這功能我沒試過
再來連拍據說有8fps?不過這功能我一樣沒用過(原因後談
然後還有WIFI分享的功能(呃...這功能我一樣沒用過
2) 機身正面
左邊突出握持很方便,右側是鏡頭模組與一個小紅色LED(應該是低光下的對焦輔助燈)
然後那年代的相機很喜歡機身上貼貼紙展示重點功能w
3) 機背,有3吋大觸控螢幕,一些基本操作按鍵,錄影鍵也獨立出來放在右上
4) 機頂
左邊有個Direct Link按鍵,是WIFI分享用的
不過因為我沒在用這功能所以總覺得容易誤觸有點煩...
Direct Link按鍵正上方是WB250F型號標記,右上那個孔應該是麥克風?
開關在機頂中前偏左的位置,再旁邊是隱藏式閃燈
最右邊有變焦搖桿、快門按鍵與模式選單
模式選單對我來說也蠻好玩的
首先是ASM三個模式被集中到一個選項之下
再來是設定也要透過轉轉盤來進入
這些在其他廠商的相機上似乎較少出現,或至少我沒看過
5) AV out接孔,底下是掛手腕帶的地方
採用USB micro B接口,也可透過這裡充電,非常方便,給推
Micro B雖然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不過至少比某些特規的小接頭耐用
而且傳輸/充電線也容易取得
6) 閃光燈彈出狀態
因為我主要拍攝的主題在圈內基本上都有禁用閃光燈的淺規則,所以我幾乎沒用過
不過老實說這東西還蠻療癒的,無聊時偶爾按一下很爽XD
而且據說這種構造的閃燈比固定式好用,可以打跳燈
7) 機底,最左應該是喇叭,再來有序號貼紙、三腳架孔及電池、記憶卡的保護蓋
8) 電池與記憶卡置放位置,記憶卡可支援到SDXC
9) 記憶卡的部分當初拿到相機時同學也順便給我一張8G的ADATA
一開始有段時間我常用圖片中間那張Kodak的32G小卡加上一張轉接卡來用
不過到後來有點不太穩定,有時像機會偵測不到
因此到後來我就又改回那張SanDisk的16G全尺寸SD卡來用,也就沒出過問題了
10) 開機後介面大概是這樣
三星相機觸控螢幕功能算蠻完善的,很多操作都可以從這裡進行
11) MENU
機身右側有MENU鍵,而觸控螢幕左下的MENU鍵點進去也可進入MENU
MENU裡大概長這樣
很多東西可以靠觸控來處理,不過說真的我認為他觸控並沒有到很靈敏
另外以我自己實際使用的經驗來看,ISO如果設Auto的話會在100-400之間跳動
如果要使用超過ISO400的感光度,如ISO800或更高,就要手動設定
12) 模式轉盤轉至ASM模式的樣子
因為ASM三個模式整合在一起
所以變成轉到這裡相機會先出現一個選單讓你選你要哪個模式
13) 在畫面中停留稍久會出現目前選擇模式的簡介
選定模式後會進入拍攝畫面
14) 拍攝畫面,左上角會顯示選擇的模式
這時如果要切換別的模式(如從A切換到S)
可以點左偏上有個圓形按鈕,上面有相機圖案與ASM字樣的那個
點下去就會回到選單上
另外鏡頭長度的部分大概是這樣
15) 關機狀態
16) 開機後最廣角端
17) 開機後長焦拉到底
那這邊就先來說一下這台相機的故事,以及我平常的拍攝主題
這本來是我國中同學家裡的相機,不過買來後幾乎是完全沒用過,就擺在那邊
後來當我打算換相機時,他家人就乾脆把這台讓渡給我了,反正他們也沒有在用
所以這台相機就在去年年初時轉移至我名下......
其實一直很感謝他們,這些年來我受那位朋友與他家人很多幫助
再來關於拍攝主題的部分
如果對我稍微比較熟的應該就會知道我平常大部分只拍兩種東西
一個是公車
18) 671路線,308-FR
另一個是火車
19) 某日7555次(詳情請參考這篇)
基於對駕駛與用路人安全上的考量,基本上這兩個圈內的共識都是禁止使用閃光燈
以避免危害駕駛人視線
(上面兩張照片也是WB250F拍的)
拍公車通常會壓低快門速以保全LED顯示完整性,並常用追焦技巧
至於為何拍LED會需要較慢快門可以參考不知所云大以前打的這篇文章
拍火車則常以長焦段拍壓縮照,通常快門速度也會盡量快
例如我手邊有一本鐵道攝影的書說一般都使用1/1000~1/2000來拍
RN242特輯也建議拍移動列車一般來說都要把快門速拉快
我自己習慣是保持快門速在1/250以上,並且會開啟防手震
綜合以上幾點,我拍攝時基本上就在P、A、S這三個模式裡切換,沒有使用別的
拍火車就切P模式,打開防手震後視情況調高ISO以避免快門速過低
拍公車則關掉防手震並優先使用S模式快門先決
快門速壓不下去再改用A模式限制光圈大小
如果我手邊有ND濾鏡或偏光鏡其實會對大晴天下拍公車更有幫助
不過因為沒有所以光線太強就只能先縮光圈與降ISO來拍,LED就只好隨緣了
使用這幾個模式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有個很神奇的東西
20) 連拍選項...Or rather the lack of...
說實在要不是這次為了打這篇文章去查資料
我還不知道這台相機有連拍功能
還想說三星沒事弄一個沒有用的按鍵在那裏幹嘛=_=
*2021/4/4補:連拍模式開啟方法我找到了...*
結果是觸碰對焦模式的鍋...
因為我接手相機時她就是在追蹤AF的模式之下
結果就是有各種奇怪的bug...其中也包含了無法連拍...
我現在改成「觸碰對焦」模式就出現連拍選項了,日後再來測試
另外這還影響到後面另一個功能,到後面再來細談吧
然後這張相片我就不加編號囉
好啦,再來進入實際使用的環節
先從拍照開始講起好了
首先先給大家看一下各感光度之下的表現,等效焦段用178mm下去拍的
21) 先不要裁太多
不清楚嗎?那我再裁多一點
22) 放更大後的樣貌
大致上ISO1600和3200有較明顯畫質劣化的狀況,剩下應該就還好
最後附上拍攝場景:
23) 大致長這樣,光線來源除了我房間的燈管,還有畫面左側有個桌燈
我是對準畫面中央的那張畫在拍的
24) 就是這張,去年畫的東西
這樣測準不準說實在我也不知道
只是我桌面有點亂,我又懶得整理
說這樣剛好有個色彩算豐富的物體可以拿來拍,也可以看細節
所以就先這樣將就了
再來附上一些實拍的照片
25) 某日642次(那次拍車紀錄在此)
光線好的情況下拍起來大概就這樣
色彩表現大概就普通吧,反正對我來說是可以接受就對
26) 8780試運轉(那次拍車紀錄在此)
當天有點飄雨,這張是ISO400下拍的,基本上也還可以
27) 又是642次(那次拍車紀錄在此)
ISO800下的表現,其實我也覺得還可以
平常白天拍車我ISO開最高大概就是800
白天ISO800也不夠的情況其實也不多就是...我快門沒有要求特別高...
28) 8788次(那次拍車紀錄在此)
ISO1600的狀態
這已經算是有點極端的拍攝場景了,畫質當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29) 8778次試運轉(那次拍車紀錄在此)
ISO3200實拍,這次狀態更極端了,雜訊不用說當然是直接爆掉
不過這其實也完全不意外,畢竟1/2.33"的小底高ISO表現本來就大概如此
總之我平常在用大概就ISO100~800,非必要不建議超過
再來來實際看看這等效24-432的18倍光學變焦
首先給大家看一點簡單的測試影片
WB250F等效焦段24-432mm,理論上拍公車是完全足夠
拍火車有時可能還是有點不足,但大多數情況也是可以應付
只是有兩個地方我一直不是很適應,而這影片裡我也有提到
第一個是關於可用焦段的部分,7.4倍之後直接跳12.8倍
也就是說等效焦段178mm之後再下一檔就是306mm(我知道算出來是307.2mm,但看照片的EXIF值他等效就寫306,所以我這邊也用306)
這中間其他焦段完全不給用
而尷尬的是我最常用的兩個焦段就是7.4和12.8倍
變成常常我想拍適合等效兩百多的東西時
要嘛就7.4倍拍再下去裁
要嘛就12.8倍然後祈禱不要手殘拍到爆框(別忘了這台的連拍功能我基本上無法使用)
第二個我一直很難適應的東西是變焦後要等一下才能對焦
這我真的不清楚是什麼問題,不過我手邊唯一需要這樣等的相機就是WB250F
再加上我這台相機變焦功能其實有點不穩,搞到後來我都是事先調好焦段等目標來
而且通常都只有一次機會可以拍,拍壞就沒了
30) 6703次交大專列(那次拍車紀錄在此)
焦段拉到底,等效432mm還是不夠用的極端案例之一
31) 裁切過後,這才是我比較想要的構圖
另外還有一點使用上要注意的地方
WB250F的對焦速度並不快,所以要注意對焦成功率的問題
32) 還是那天6703次
像這張其實就有點沒對到焦
33) 還好不是太嚴重,用PS勉強算有救回
是說這張也是等效432mm拉到底的照片,無裁切
34) 欣欣客運375-FR,295路線
拍公車通常比較不會用到那麼長的焦段
像這張是7.4倍等效178mm拍的,無裁切
另外這裡也使用快門先決的功能,將快門速度壓在1/125s以降低LED拍攝失敗率
35) 大都會客運067-FY,606路線
這張則是拉12.8倍,等效306mm拍的,無裁切
話說這個點是一個認識的前輩介紹的,還不錯(試拍記錄在此)
不過要注意容易被來車擋
而且其實不要拉那麼近會比較容易成功
只是用等等效178mm主體又會有點太小要裁很多
所以WB250F其實不是很適合在這邊拍,可用焦段太尷尬
36) 6090D鳴日迴送(那次拍車紀錄在此)
這張也是拉到底等效432mm的照片,無裁切
37) 6046A鳴日客迴(那次拍車紀錄在此)
這張就稍微縮回來一點,17.8倍等效427mm
38) 似乎是5202次(那次拍車紀錄在此)
不過拍火車也不是一定要拉到等效四百多才能拍
像這張就是12.8倍,等效306mm拍的
39) 也是那天拍的,這班是407次
這張則是7.4倍,等效178mm
講完焦段,那再來來看一下對焦方面
先來看看觸控對焦與追蹤對焦的測試
如果懶得看的話,簡短的結論就是這功能極端不實用
雖然說他確實是可以運作,不過這穩定度與成功率真的令人不敢恭維
老實說,我以前用的W810跟焦系統都比這台穩(可參考這個影片,另附心得文)
再來來看看對焦模式的部分
40) 那個小花按鈕是對焦模式選擇的快捷鍵
其實進MENU也可以找到調整選項
只是從這邊按比較快
41) 有一般AF、手動對焦(MF)以及近拍等三種模式
42) 手動對焦的對焦範距離擇介面
通常有兩種操作方式,一是透過點螢幕上的+或-,二是拉變焦搖桿
其他方法我就沒試過了,所以我不確定是否還有其他操作方法
43) 對焦距離到限制後如果繼續想往那方向調整就會出現這個訊息
另外使用手動對焦的話最近對焦距離會比微距模式之下還遠
我不確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反正就...使用時注意就對了
另外這台對焦系統還有個很奇怪的現象
那就是沒有無限遠模式,或至少我弄不到無限遠
44) 去年1/11凌晨嘗試拍月亮的結果
那天在我家頂樓上調設定,但就是沒辦法把月亮拍清楚
說實在還蠻奇怪的
不過反正平常我基本上沒有在拍月亮的,也不會用到對焦對到無限遠的功能
所以基本上我後來就忽略它了
*2021/4/4補:無法對焦到無限遠是因為螢幕觸碰對焦在「追蹤AF」模式之下導致的結果,目前我改採「觸碰對焦」模式就可以拉到無限遠了,而手動對焦無法拉近推測也是由於相同的原因*
講回一般正常的對焦
WB250F的對焦速度真的不算快
平常在使用時大概就勉強夠用的程度吧
拍火車還比較沒那麼明顯
但拍公車其實就有點吃力了
45) 805-U3,671路線
這張對焦就沒有對到很準,這已經是靠PS後製過的樣貌了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拍公車所需要的對焦速度其實是比拍火車還快的
所以就常常遇到拍完後必須再丟進PS修圖銳利化的案例
還好是丟到網路上之後通常不會到太明顯
至於近拍的部分
近拍模式我通常都是在家拍模型使用
不過我拍模型還是習慣拉中長焦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近拍模式的自動對焦也不太可靠
就變成會需要觸控對焦選擇對焦位置
而那方面WB250F的可靠度我想前面的影片應該也很好的展示過了
我會發現手動對焦最近距離比近拍模式遠也是在嘗試避免使用那個bug功能時發現的
不過如果相機有辦法對到焦的話,拍起來感覺還是像當不錯的
以下提供幾張範例:
46-51) 一些我鐵道模型的照片
如果對我這些模型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以下兩個文章分類裡的文章:
而一些比較短焦段的近拍照可參考這幾張:
52-55) 更多鐵模相關照片
關於對焦部分最後再講一些可調整的設定
56) 螢幕觸碰對焦可用的選項
*後續補:這裡不建議使用追蹤AF,除了追蹤效果爛以外,還會導致前面紅字提到的一些對焦與連拍上的問題*
57) 對焦區域的選擇
其實對焦我還有個東西可以講
不過那牽涉到使用二手相機的問題與風險,所以就留待後面再提吧
對焦講完讓我們來看看色彩與白平衡
色彩方面說實在我要求不多
只要不要有太誇張的色偏我基本上就可接受
畢竟以前W810那種發色我都拿來當主力機用了超過兩年半了...
而這台的色彩表現可以參考我前面放過的照片
至於人像的部分我就先出賣我高中同學一下
58-60) 以前高三下拍的一些照片
說實在我很少在拍人的
所以也不知道這樣算好不好,反正我是可以接受了
接下來來看看白平衡的設定
61) 調正白平衡選像要進MENU
61-62) 其實預設模式還蠻多的
63) 選定模式後還可以細部微調
這是我認為蠻有趣的部分,WB250F也是我手邊第一台可以這樣玩的相機
64) 像這張就是白平衡選擇太陽光模式再利用圖63那個模式調整色調後拍的
金光閃閃的夕陽映照在EMU500的車身上,還不錯看
不過大部分時候我認為他的自動白平衡就蠻準的了
所以我也不常切換到其他模式使用
接下來我想簡單提一下WB250F的星芒
65) 去年12/21拍的高雄輕軌(那次拍車紀錄在此)
我不太確定為什麼
不過WB250F似乎還蠻容易拍出星芒的
而且我覺得還不錯看
已下再給幾個案例
66) KKB-1606
那次應該是這批車剛上線不久
67) 偶爾拍個太陽(?
關於拍照最後再講一個換這台相機後才發現對我來說很重要的功能
68) 開啟/關閉OIS的選單
其實前面我就有提過拍公車與火車時我的拍攝習慣
拍公車追焦要關閉OIS比較好追
不過拍火車我會習慣開啟OIS輔助拍攝
因此WB250F有這功能對我來說非常實用
其實剛拿到WB250F時因為我以前拿過的相機都沒有防手震系統的相關控制選項
我就直接拿著這樣拍,發現拍公車容易追不到車頭
69) 類似像這樣的狀態
這張剛好就是剛拿到相機不久後拍的
後來把防手震關掉後就比較不會有這種情形了
不過相對的,少了防手震輔助,手的穩定度自然要再加強
尤其是使用長焦段追焦的時候,沒練過真的拍不起來
好在拍到後來我成功機率已經不低了
70-71) 來兩隻首都集團來當範例
拍照的部分大概就先這樣
再來來看看這台的錄影表現
WB250F有FHD,1080p30的錄影性能,檔案格式是MP4
且錄影中支援自動對焦與光學變焦
這邊就給大家看看一些錄影範例:
↑這邊可以看到長焦段的OIS效果相當不錯
WB250F的錄影效果並不算太差
不過畫質大概就普通吧
然後只有單聲道音效,算有點可惜
不過關於錄影還有個有點奇怪的現象
先來看看這個影片:
這是之前錄的模型運轉影片
72) 然後照片長這樣
可以發現照片(有開啟近拍模式)可對焦的最近距離比錄影還要近
而且我是開著近拍模式去錄影的
也就是說錄影時會自動離開近拍模式
73) 這張照片與這影片也可以拿來比較
一樣有錄影中無法使用近拍模式的問題
另外錄影中也無法使用觸控螢幕強制相機對焦,只能讓相機自己決定要對哪裡
而錄影中的對焦性能大概就...普通吧,反正沒有到很好就對
這些都是使用上需要去注意的地方
不過整體而言我認為性能並不算差
那這邊就來統整一下SAMSUNG WB250F的優缺點吧
不過這邊會以我實際有使用的功能為主,沒用的我就不列了
優點:
1. 18倍光學變焦可用範圍廣
2. OIS防手震效果佳,且需要時可關閉
3. 錄影效果不錯
4. 有微距近拍功能
5. 採用USB Micro B接口充電,方便且通用性高
6. 白平衡設定可玩性高
7. 彈出式閃光燈讚讚
8. 星芒效果不錯
缺點:
1. 可用焦段分布奇怪,有些地方有大空格(7.4倍~12.8倍之間)
2. 觸碰對焦與追蹤對焦可靠性低落
3. 對焦速度偏慢
4. 無法對焦至無限遠
5. WIFI按鈕易誤觸影響操作
6. 變焦後需等一小段時間才能對焦
7. 奇怪的連拍選項(我到現在還是找不到開起連拍的方法)
另外說到奇怪連拍選項
74) 轉至Auto模式後那個按鍵會變成自拍計時器選項
不過一樣沒有辦法選擇,只有關閉的選項
呃...三小?我真的不理解,還是我這台有什麼奇怪的設定被關掉之類的?
我還有特別轉去設定裡找有沒有相關選項,結果什麼都沒發現
關於相機性能我能寫的地方大概就這些
至於其他功能的部分,因為我沒用過,所以也不便特別說些什麼
再來我要說一些這一年來使用這相機所遇到的一些其他問題
文章前面有提過這台本來是我國中同學家裡的相機
因為沒在用所以轉讓給我使用
理論上像這樣極少用、幾乎全新的相機應該沒什麼問題才對
嘛...不過理論上終究是理論上...
印象中他以前住的地方還蠻潮濕的
而這樣的電子產品放在潮濕的地方多年會發生什麼事應該也不難猜測了
其實我在去年6月時就有打過一篇簡短心得文(Blogger文章連結)
在那裏我就有提到實體按鍵不靈光與變焦功能不穩定的問題
這樣用了一整年下來後症狀更明顯了
變焦除了偶爾莫名的卡頓,變焦拉桿也開始偶爾感應不良,甚至我還遇過往T方向拉結果相機往W方向轉的案例
另外我也遇過一些時候轉到一個焦段會突然無法正常對焦
要先轉到別的焦段再轉回去才能解除這種情況
至於按鍵不靈敏的狀況,到後來演進成有時錄影會自動跳掉
再借圖3來用一下,可由此看出按鍵分布
可以看到中間OK鍵周圍有一圈共四個按鍵
按鍵問題到最後變成閃光燈與連拍鍵按下去常常會變成DISP或小花按鍵
而錄影鍵除了有時沒反應或錄影自動跳掉以外
到後來甚至還出現過多次按下去結果把MENU打開的情形
另外機頂的模式轉盤也有自己的問題
我這樣一年用下來發現還蠻容易不小心碰到就轉到別的模式去了
而去年近年底時還有個最近比較少發作的現象
那就是有時會自己在不同模式間亂跳
我認為除了模式轉盤太容易被撥動以外
剩下應該都跟相機受潮多少有點關係
這邊拿圖7來用
這裡還可發現另一個問題
仔細看三腳架鎖孔的右側,有一道裂縫
我剛拿到相機時是沒有這道裂縫的
不過拍過幾次模型,鎖上三腳架幾次後他就出現了
雖然不影響使用功能
不過也可由此知道WB250F的三腳架鎖孔與周圍結構並不強
使用上需特別小心以免相機受損
上面提到的那些問題
正是使用二手相機需要承擔的風險
畢竟我們無法完全知道前一手保存相機的場所如何
而東西老了本來就容易產生各式問題
像我這台相機遇到的變焦卡頓、按鍵失靈、塑膠裂縫
這些都是當初無法預期的
不過雖然如此,我還是很感謝那個將相機轉讓給我的朋友
畢竟WB250F再怎樣相對以前那台DSC-W810就是個大升級
這一年來我也算用得很爽了
只是畢竟症狀也開始浮現了,所以我又換主力機啦~
是說有些人可能會想問
既然用WB250F遇到這麼多無法預期的問題
那我還敢繼續買二手相機來用嗎?
當然繼續用啊!
全新要那種規格大概都接近萬元上下了
二手等效焦段最長接近500mm只要兩三千元上下
不買嗎?真香!
75) 右邊國際牌DMC-ZS30
結果這次一換機馬上就又踩到地雷
拿到之後才用十幾分鐘就整個當機
到後來送修又花了800,還好賣家有幫忙出400
雖說不是很爽,不過維修費我自己出的部分加上去總共也只花2000NTD
而目前用到現在也都沒其他問題了
只是檔案系統有點煩人,那邏輯和其他廠商都不同
說實在話,2000NTD可以買到等效24-480mm,1080p60立體聲錄影
體積又像這樣這麼小的東西,我也真的沒什麼好說的了
而且這台的機況其實相當不錯,我也不認為後續還會出什麼問題
另外就是我最近運氣算比較不好啦
理論上連續遇到有問題電子產品的機率應該不會這麼高才對...
是的沒錯,這次我買空壓機又遇到壞掉的東西了
ㄍ我還買全新的欸,結果氣壓計就給我壞掉是怎樣
好窩Orz
好啦,撇除我自己的運氣問題
其實我還是很推薦新手想嘗試的話可以先買二手類單來用
一方面價格便宜,另一方面規格與性能一般拍公車火車都很夠了
而且也不像單眼一樣還要考慮鏡頭的問題
不過當然還是要注意各機型的功能
例如這台WB250F的奇怪可用焦段與連拍選項
再來是就買二手品的風險囉
總之還是很感謝這台WB250F這一年多來,兩萬多張相片的付出
在三星已基本完全放棄消費型相機市場的今日
再來使用三星的相機,也真的是個蠻有趣的體驗
如果可以接受這台相機的缺點
我想他應該也是入門公車/火車攝影的一個好選擇之一
這裡也附上一些當年幾個平臺的評測文:
這篇文大概就這樣囉
最後就與上次一樣附上一些實拍照片囉
當然想看更多可以去挖我去年拍的其他東西
↑上次寫SONY DSC-W810心得文時拍的照片w
更新紀錄:
2021/4/4:補上部分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