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80_BANNER_20190705.png

其實這個主題幾年前就有個樂高界的前輩做過了

嗎...不過我就是不知為什麼想要試做看看,於是這就是成果~

R180-1.png

1) 其中一側

 

我的成果就留到文章後面一點再介紹,以下先放實車的照片:

首先是2018/8/4交鐵專列

DSC09026.jpg

1) 當天專列本務就是這台R187

版主當天在兩個地方拍,首先是新竹火車站

 

DSC09047.jpg

2) 版主與本務合照

還是在新竹

 

DSC09197.jpg

3) 彰化站內

話說R187也可說是我這次做這台樂高車的原型

 

20190602-7525_7526.png

4) 2019/6/2拍的兩列貨列

左圖為7525次(R182帶頭),右圖為7526(R195帶頭)

 

DSC05870.jpg

5) 2019/6/15的7525次(R190帶頭)

所以以上就是一些R180/190(其實這兩款是屬於同一型號XD)的照片

其實可以發現每一台都有一些細節上的差別

話說關於R180/190的冷氣,不知何時起似乎都已經更新過了

不過版主在看Train Collection時上面寫使用非原裝冷氣的只有R184,且款式跟現在的略有不同

這邊先附上Train Collection講解R180/190的連結給有興趣的人,當然相關書籍如蘇老師的台灣鐵路火車百科等也可以參考看看

以下就放圖慢慢講解囉

R180-2.png

6) 空氣濾清器進氣口(駕駛室後方那塊黑的)端

可以看到我一開始冷氣機採用的是Train Collection上R184的版本

話說車頭其實除了塗裝以外我還省略了幾個小細節,不知道有沒有人有看出來?

 

R180-3.png

7) 車輛四面圖

 

R180-4.png

8) 兩側

兩邊其實差有點多XD

然後所有欄杆和路牌受墊我都省略掉了...

 

R180-5.png

9) 車頂

車頂其實我不是很確定是不是真的長這樣,因為R頭車頂的照片真的很難找...

 

R180-6.png

10) 車尾編號牌燈箱的組成

會採用這個類似散熱散熱框架的零件當燈箱是因為他的斜度跟實車比較接近,不過如果有天我真的實體化我會在上面加上車號貼紙把洞給補起來XD

話說會用這樣奇怪的裝法是因為這樣車頂才會看起來盡量是平的,缺點就是那兩個四方型的洞還是必須在那裏...

 

R180-7.png

11) 駕駛室與車窗構造

用了一些應該不好找的零件,不過至少做出來的效果還不錯

Parts-1.png

12) 例如像這個,這個應該會是實體化時最麻煩(難找)的東西之一

 

R180-8.png

13) 駕駛室車頂構造

用兩塊1X6的平板和一些我不太知道正確名稱的零件做出灰色的部分

這樣剛好可以保留車輛端面的的橘色部分,不需要使用貼紙

缺點就是有些地方會有空隙

 

R180-9.png

14) 端面特寫

 

R180-10.png

15) 側面再來一張

車底下那兩塊其中一個是油箱,但另外一個我就不清楚是甚麼了

話說轉向架我認為效果沒有到非常好,不過七格寬的設計再加上我有限的技術,這樣應該差不多是極限了吧...下次再修改

 

R180-11.png

16) 先把我不知道是什麼的那個拆下來

 

R180-12.png

17) 用的是一種有點詭異的裝法,不過至少看上去效果不錯

 

R180-13.png

18) 油箱構造

 

R180-14.png

19) 比較車側的角度來一張

側邊底下突出來的那塊我做成橘色的,不過有些車的是塗黑色

 

R180-15.png

20) 轉向架

 

R180-16.png

21) 轉向架下部構造

從圖20-21可以發現我幾乎整個轉向架都是反著做的XD

另外也因為這有點奇怪的構造,所以這台車基本上不太可能加動力,除非我改用其他設計

 

R180-17.png

22) 轉向架再一張

實車的轉向架三軸之間的間距和我做的一樣,其中一邊比較窄,另一邊比較寬。

 

R180-18.png

23) 車身中段結構

基本上就是亂做XD反正結構夠穩就好,而且因為這款車散熱框架突出程度每個都不一樣,所以如果要做成像10219一樣可開側邊、且裡面有引擎基本上不太可能

 

R180-19.png

24) 車身後段散熱框架組裝方式

為了要只突出半個平板的厚度,且寬度要三格,所以採用了有點詭異的作法

 

R180-20.png

25) 空氣濾清器進氣口附近構造

也是相當複雜的做法,至少出來的效果不錯

這塊黑色的是比車身突出剛好一個平板的厚度

 

R180-21.png

26) 把那塊空氣濾清器進氣口拆掉後的車身

可以看到裡面一點結構,我本來是有點想用Technical來做內構以便加固,所以有些與Technical通的長條磚在裡面,不過後來沒有做那種結構(因為有點難塞),但我又懶得改所以就讓他繼續長這樣囉XD

是說旁邊那個三角形東西那塊我真的不知道實車叫什麼...不過至少做出來效果還算不錯

 

R180-22.png

27) 連結器高度與樂高原廠做法一致

所以這台可以直接接任何樂高出的車廂,只是八格對上六格比例可能看起來有點詭異就是XD

是說前面我好像都忘記講,這台車我設計的寬度是八格,而車身較窄的部分都是五格寬,轉向架則是七格,突出的幾個圓圓的部分加上去則是九格

接下來就是和其他我之前弄的東西來接接看囉XD

首先是2016年搞的E1000

R180+E1000-1.png

28) 平常要看到這種組合應該蠻難的吧XD

 

R180+E1000-2.png

29) 兩車連接處

 

再來換最近剛弄好的PPT1000

R180+PPT1000-1.png

30) 因為轉向架構造的關係,其實PPT的連接器好像低了一點點,所以其實這張圖裡PPT和軌道之間是有空隙的

 

R180+PPT1000-2.png

31) 其實接起來效果還不錯XD

不過因為PP系列的供電和莒光/復興等都不一樣,所以實際上除非是調車否則不可能這樣接

 

R180+PPT1000-3.png

32) 各種角度XD

 

R180+PPT1000-4.png

33) 再來一張

之後再來搞台PBK內藏動力與幾台莒光或復興的車廂搭配好了XD

 

話說這台其實相當長,而且轉向架也很長又有三軸,所以樂高原廠彎軌理論上是過不了XD

而後來我又對車頭駕駛室上方做了一些改造,加上那塊圓圈的東西(我本來忘了加),並且把冷氣改成現在的款式(我真的不知道為甚麼現在冷氣上面會多出那一塊)

R180-23.png

34) 大概就這樣吧

 

R180-24.png

35) 這角度帥氣XD

 

這篇文章大概就這樣囉,感謝大家收看

這邊也附上一些製作時的參考資料:

http://emu300ct.web.fc2.com/index/tralms/R180-190.htm

http://www.tts.tw/forum/viewtopic.php?f=13&t=12847&sid=7af852f2ad490c7f74a49293b976a75c&start=15

https://www.instarix.net/media/1639243580106359080

http://blair-train.blogspot.com/2010/02/r180r190.html

以及製作時參考製作方法的資料:

馬鈴薯大大做的R69:https://www.pockyland.net/thread-11668-1-1.html

jin879大大做的E400:https://www.pockyland.net/thread-35385-1-1.html

其實我還參考了jin879大大的一些其他作品就是...

 

以下題外:

另外前面有提到有個前輩(其實就是jin879)以前有做過另外一個版本的,以下是我2012/6/9去北車看樂高展時拍的。那時拍攝技巧不好,圖片有點傷眼,敬請見諒

img0610 026.jpg

img0610 027.jpg

img0610 028.jpg

img0610 029.jpg

img0610 030.jpg

img0610 031.jpg

img0610 032.jpg

36-42) 車頭的幾張照片

可以發現他做的是使用原裝冷氣的版本

 

img0610 033.jpg

img0610 034.jpg

img0610 035.jpg

43-45) 後方連掛的莒光車廂

可以發現是車頂冷氣自動門的款式,且依照冷氣擺放方式來看應該是10500或10600系列的

 

img0610 036.jpg

46) 台中車站

整個場景大概長這樣

 

img0610 081.jpg

47) 

 

img0610 082.jpg

48) 轉向架特寫

其實這個前輩還做過台鐵的E400,也是採用類似設計,且可以通過樂高原廠彎道,所以這個理論上也可以過

 

這台R180其時我還見過另外一次,這次是2013/7的南投火車好多節

img0723 085.jpg

49) 展示中的R180

 

img0723 087.jpg

50) 這就是我前面講到的那台E400

做這兩台的前輩以前常在Pockyland上發文,這邊也附上他當初自己在介紹那台E400的文章(其實我前面的參考資料就有附上這個連結了XD)

其實如果以前有在關注Pockyland夢幻鐵道版的人應該都有看過他的作品才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n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